来源:雪球App,作者: 大数据产业ETF_,(https://xueqiu.com/7462290789/134240806)
一、港股早期发展阶段:1891-1985年
1.1、1891年股票经纪协会成立,标志港股市场诞生
1891年“香港会”成立,标志香港股市诞生。香港第一个正式证券交易市场成立于1891年2月3日,成立之初命名为“香港股票经纪协会”,在此之后香港开始有了早期的证券买卖交易。至1914年2月21日,“香港股票经纪协会”易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随后,香港第二家证券交易市场“香港证券经纪协会”于1921年成立。经过一段时间的并行营运后,两家交易所于1947年3月1日合并,改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也就是被后市所熟知的“香港会”。彼时香港绝大部分的股票买卖均是通过香港会完成的,但由于股票市场发展程度较低,这一阶段港股还未能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上市公司主要以外资公司为主,参与会员大部分也都由外籍人士(华人)构成。
上世纪40-60年代,内外政治原因导致股市发展大幅波动。1946年至1948年,国内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国民党政府败势逐渐显露,不少上海商人移居香港。受益于外来资金的流入,香港股市曾一度较为活跃。但1949年解放战争胜局已定的背景下,国民党政府迁至台湾,大量商人和资金财富随之东移,香港股市急转直下,成交活跃度也出现明显收缩。进入50年代后,香港地区工业发展势头渐起,大量外资进入香港参与投资,1956-1961年香港实体和股市发展进入黄金期,股票投资回报接近同期西方发达市场的水平。但好景并未持续,在随后的“银行风潮”、“六七事件”以及中国大陆60年代一系列事件因素的冲击下,港股市场发展陷入阶段性停滞。
1.2、上世纪60年代末“四会鼎立”,香港市场日趋活跃
60-70年代,港企上市需求日趋强烈,远东会、金银会和九龙会应需而生。60年代末期,香港实体经济发展逐渐提速,工业和商业部门资金需求不断扩张,企业上市诉求也日趋强烈。由于香港会的上市要求十分严苛,不少规模较大的华资企业仍无法正常上市,这种背景下新的交易所便应运而生。1969年12月17日,李福兆以及当时财经界的名人成立的“远东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俗称“远东会”)正式营业,远东会的证券交投规模在短短的一两年之内便超过了老牌的证券交易所香港会。尽管远东会发展迅猛,但依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1971年3月15日,由金银业贸易场理监事会倡议成立的“金银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俗称“金银会”)正式开业,成交额在华资企业的大力支持下也很快便超过香港会坐上香港的第二把交椅。紧接着“九龙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俗称“九龙会”)于1972年1月5日也开始营业,由于通过九龙会上市的企业规模一般不大以及开业时间晚,九龙会的规模是四会中最小的。
1973年,“四会”开始协作并行,四会鼎力格局正式成立。由于四会并立,两两相异的交易时间不利于香港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四会决定协议统一每天的交易时间,从1973年1月8日起开始实施。同年2月,香港政府公布通过了《1973年证券交易所管制条例》,从此,证券交易所数目受到管制,形成了“四会鼎立”的局面。于此期间,香港恒生银行也于1969年11月24日推出,很好地反应了香港股市的整体情况,成为反映香港政治、经济的重要风向标。
“四会鼎立”时期,香港股市日趋活跃,股市大起大落成为常态。远东会、金银会和九龙会的成立既满足了实体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同时又刺激了广大公众投资股市的热情,加之当时的政治环境趋向稳定(尤其“六七暴动”之后),外资在这一时期也不断入场。从1971年底的341.4点大幅攀升至1973年3月9日1774.64点,不到两年的时间涨幅超过4倍。情绪与资金面的共振,是推动本轮股市暴涨的核心原因,后期投机资金的入场炒作致使股价过高,最终港股泡沫也伴随“假股票事件”导火索的点燃被彻底引爆。
1973-1974年,内外部冲击引发港股泡沫破灭,市场情绪一度跌至谷底。在此次牛市期间,甚至出现大批员工辞职专职炒股、“港币点烟”等诸多极端现象,这种狂热甚至波及到学校,当时的香港媒体曾记载有老师甚至在上课期间仍使用录音机收听有关股市的节目。然而,缺乏强力基本面支撑的牛市终究会盛极而衰,1973年3月10日开始,在短短六周的时间内由1774点的高峰腰斩,四月底指数收于816点,年底又一路跌至433点,尽管政府此后采取一系列的补救措施,也都于事无补。屋漏偏逢连夜雨,海外市场也从1973年开始遭遇大幅动荡,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和大萧条的冲击下,恒生指数持续震荡下挫至1974年底的150点,市场情绪一度跌至谷底。
70年代中期后,香港市场监管与法规建设逐渐趋于完善,股市运行也趋向平稳。1974年香港政府相继颁布了《1974年证券条例》及《1974年保障投资者条例》,试图能够挽回投资者信心,然而当年投资者信心已大受挫折,港股持续低迷。经历了石油危机冲击的香港股市直至1975年才开始企稳回升,整体估值也逐渐得到修复。随后伴随全球经济逐渐走出萧条,中国改革开放也助力香港经济回归正轨,香港经济与资本市场开始迅速壮大。另一方面,香港政府不断修订和完善资本市场监管政策,期间相继通过了《收购及合并守则》、《1976年证券(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证券交易所合并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香港政府开始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以提振市场。70年代后段,香港股市重回繁荣,恒指至1981年已回升至1820点,刷新历史新高。1982年后,伴随中英香港主权谈判陷入僵局,港币开始大幅贬值,香港股市再度受到重挫。之后的三年,香港又先后修订和通过了《收购及合并守则》、《配售守则》、《1985年证券(修订)条例》、《1985年证券交易所合并(修订)条例》、《1986年证券 (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和《1986年证券 (帐目及审计)(修订)规则》等法律法规,香港市场监管与法规建设逐渐趋于完善,股市运行也趋向于平稳。
二、1990-2000年代:港股的成熟化与中资化
2.1、1986年联交所成立,港股监管与交易体系统一
1986年联交所成立,香港股市逐渐走向成熟化与国际化。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四会并立”使得监管层难以有效管理港股市场,在多方商议决策下,四会于1980年6月完成初步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名为“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又称“联交所”或“联会”),并于同年7月7日正式注册。1986年4月2日,四会合并后的“联交所”正式开业,香港证券业迎来里程碑时刻。联交所成为香港唯一认可的证券交易所,一方面便于监管层统一管理,另一方面解决了前期四会并立时期的大量问题(如:因交易所相互竞争导致的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转差、因交易方式不同导致的报价不统一等)。此后联交所交易自动化水平快速提升,用电脑交易替代了此前传统的报价方式,交易所运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1986年9月联交所也正式被接纳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会员,这为港股市场后续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黑色星期一”和石油危机冲击下,港股经历数次回调。联交所成立后,伴随港股国际化的不断推进,香港市场指数持续趋势上行,屡创新高,恒指一度在1987年10月逼近4000点历史高位。但成长的道路总是曲折的,随后,伴随美股“黑色星期一”的爆发,港股受到灾难性的波及,恒指在10月26日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达33.33%)。此后,香港股市较快回暖体现韧性,但好景不长,又相继受到1989年国内“”政治风波以及1990年科威特战争的影响,经历了两次较大的调整。
经历70-80年代持续盘整和外部冲击后,港股在90年代迎来繁荣发展期。三次危机的寒冬已过,暖春来袭,港股开始迎来繁荣发展,在良好的经济支撑下持续走高,从1991年初的3000点左右上涨至1999年底的17000点左右,一路高歌形成长牛。在此期间,恒指曾于1994年与1997年因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进行过调整修复,1994年由于香港楼市与恒生指数成分股的结构性调整恒指经历阶段调整,1997年的危机则发端于泰国,并迅速蔓延升级为亚洲金融危机波及香港,期间国际炒家与香港本土“国家队”双方的多空博弈大决战也导致了香港股市震荡不止,最终以香港保卫胜利告终,恒指也于1998年9月开始企稳回升,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突破1997年的16683点的顶峰。
80年代开始,港股估值中枢逐步趋于合理,且与美股相关性显著提升。从的估值走势来看,70年代中期之后,港股估值中枢逐渐趋于平稳,大部分时间都在10-20倍区间波动。并且,随着联交所正式被接纳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会员,港股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得到进一步推进,港股与美股估值相关性显著提升。从市场定价驱动来看,70-80年代恒生指数走势主要由估值驱动,而80年代之后,随着估值中枢合理化,恒生指数抬升转为由业绩(EPS)驱动。
2.2、1997年香港回归后,中资股占比逐渐提升
90年代“红筹”概念兴起,第一只H股诞生。1984年初,中银集团和华润集团联手注资4.37亿港元新设新琼企业有限公司,拯救濒临破产的香港最大上市电子集团公司——康力投资有限公司,并获得康力67%的股权,翻开了中资企业进军香港股市的新篇章。随后1986年,中信集团在香港政府的促成下,前往香港挽救出现严重坏账且资金链濒临断裂的嘉华银华,收购的前提是以外汇基金保收坏账。同年,招商局以及兆亚国际合资新设新思想有限公司收购了面临财务困境友联银行的61%的股权。、越秀集团以及中信集团相继通过资本运作直接或间接成为香港的上市公司,“红筹”概念悄然兴起并迅猛发展。1992年底,中国政府宣布挑选第一批国有企业准备在港股上市,1993年5月15日国务院颁布的“规范意见”批准人民币特种股票在香港交易所直接发售和上市,同年7月15日,快人一步,正式在香港上市,标志着H股的诞生。受益于当时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以及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中国元素在国际上备受青睐,H股自诞生伊始便迎来了发展高峰。
1997年香港回归后,中资企业在港股市场的影响逐渐增强。从数量占比看,H股逐渐在港股市场占据一席之地,1997-2007年H股占比不断增加,中资股市值占比从不足10%提升至2007-2008年的50%以上。从成交金额占比看,H股与红筹股在港股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强,尤其在1997年香港回归后,成交金额占比迅速提升,10年内成交占比从10%提升至60%,金融危机以来成交占比基本维持在50%左右。香港回归后,截止至2017年,H股和大红筹公司20年融资超4万亿港元,撑起了港股的半边天。
2.3、2003年港股施行双重存档制度,注册制与核准制并行
联交所“垄断”发行与监管问题逐步凸显。历经百余年发展历史的香港资本市场已经拥有了深厚的底蕴和根基,尤其是步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港股已经成为高度市场化的资本市场代表,但高度市场化的市场特征也为港股发展隐藏了诸多隐患。长期以来,港股的发行审核与监管全部由交易所统一负责,这便对交易所机构的自律程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国家机器性质监管机构的缺失,很多情况还面临着部分违约引发的强制力缺乏等问题。这样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资本市场所带来的监管问题逐步凸显,因此香港政府自1997年曾开始尝试对发行与上市审核进行分离,然而由于历史传统的固化,尝试并不彻底,联交所对发行和上市的审核“垄断”依旧延续。
2003年“双重存档”制度正式确立。为了解决审核监管日益暴露的问题并加强对证券发行环节的监管,香港于2003年通过《证券及期货(在证券市场上市)守则》,由此确立“双重存档”的上市制度。“双重存档”即任何申请将证券在港交所发行上市的发行人需要将上市申请呈交给交易所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进行双重审核。双重审核过程中,联交所仍在审核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起着“实质审核”的作用,其主要根据《上市规则》进行核查,同时评估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和业务规模;而证监会起的作用更接近“形式审核”,通过《证券期货条例》进行审查,重点关注招股书的披露质量。虽然,证监会主要负责审核发行公司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上无需对公司价值进行评估,但证监会也拥有最终批准公司上市和拒绝公司首发上市申请的权力,正式开始打破联交所的“垄断”地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